2021年3月30日下午,以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为主会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规划“阅读与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线上研讨活动,在湖北省教科院初中英语教研员罗之慧老师的精心部署以及我校英语教研组的协助下,如期开展。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是主要课题校之一,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精心准备,全程参与了此次线上研讨活动。

我校英语教研组自2014年11月起,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英语分级阅读研究与实践活动。在将近七年的探讨与研究道路上,前后共有十余名英语教师参与其中,三届超过两千名学生受益于此。学校在2017年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授予“优秀实验基地”奖。

2018年起,更是在湖北省教研员罗之慧老师的亲自指导和关怀下,踏上了分级阅读研讨的新征程。
本次研讨会共分为六个议程:首先是课题负责人和实验校代表汇报课题进展及课题实践开展情况,接下来由北京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张金秀教授带来一场题为《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中的读写结合》的专题报告。
张金秀教授是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英语教师培训者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卓越教师工作室首席专家,在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整本书阅读、读写结合、单元教学等领域均有丰厚的研究和实践积淀。
张金秀教授的讲座既坚定了我们矢志不渝继续走分级阅读道路的信心,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
研讨会的第四项,是我校英语教研组长孙静婧老师进行了课例展示和说课。本课主题是《黑布林英语阅读》初三年级系列的Gilliver’s Travels,经过多次打磨,是一次读写结合的大胆尝试。课堂上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考,处处迸发着思考和灵感的火花。

本节课遵循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流程,根据语篇内容、体裁特点和学情,制定了合理、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循序渐进的活动。整堂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在游戏设计、课堂生成和课堂评价等方面学生都居于主体地位,课堂产出丰富。本节课的另一大亮点就是评价丰富、多样、有效。采取了多元化评价机制,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通过个人自评明确评价目标,通过小组互评进一步改进,通过教师点评实现提升。
课后,张金秀教授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本节课选材新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先读后说再写让人耳目一新,孙老师在内容、语言、策略方面提供了充分的教学支架,培养了学生的审辨思维。
同时,张教授也对我校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学科素养大加赞赏,虽然选择的初三年级读本,可是我们初二学生的口语表达以及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平均水平,甚至不输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学生。

最后,中国陶行知研究院学术顾问、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永祥教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王教授对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肯定,鼓励教师将课题落实到日常教学研究中,注重日常实践反思,提高科研水平。

我校的精心组织和规划得到了省教研员和来自北京、南京的专家和教授的充分肯定和赞赏,也受到了全省英语教育同仁的表扬。特别是孙静婧老师的研讨课,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开创了分级阅读教学的新局面。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近年来,我校英语组整体教研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离不开学校领导对英语学科教研教学的重视和关怀。本次孙老师的研讨课准备期间,宋泉校长和陈三军校长多次亲自参与磨课,给予了中肯的意见。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灵魂的唤醒,相信英语组的老师们一定能不负期望,吸收此次研讨活动的精髓,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让自己的课堂更高效精彩,为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