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由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武汉大学附属学校联合举办的当代教育沙龙第6期“21世纪核心素养与学校变革”在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二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沙龙由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廖旭梅博士主持,武汉大学附属学校校长周雅冰致欢迎辞。活动特邀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研究生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处长Nancy Parachini 博士、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与信息研究生院教育系主任 Christina Christie博士、武大教科院陈峥博士,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教务处周一敏主任,以及武汉大学附属学校外事负责人龚茂俊老师为对话嘉宾。武大外校及兄弟学校师生代表和武汉大学教育科学院师生代表参与沙龙,两百余人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活动伊始,武汉大学附属学校周雅冰校长致欢迎辞,他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简单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意义以及我校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种种举措,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Nancy Parachini博士发言表示,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有效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素养,创设合适的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她介绍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实验学校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所做出的努力。 她说,实验学校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有效交流与合作能力等方面素养的培养,通过创设多种平台促进学生的学业参与,形成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实验学校大量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方式,创设合适的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获得学习和成长。

教师如何把核心素养融入自己所教授的课程?教科院陈峥博士认为,核心素养的提升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提升,而是要让学生们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武大附属外语学校教务处主任周一敏的发言则围绕学校目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她介绍,学校通过国际视野课程、科技课程、个性化课程、德育课程等四大课程板块进行了实践摸索。从2008年至今,学校双外语教学模式已经历了10个年头,500余名学生在学习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两种及以上外语,分批组织学生前往国外友好学校开展研学
旅行活动。

在自由讨论环节,会场听众与发言嘉宾进行了积极互动。廖旭梅博士对本次沙龙的内容与形式进行了总结,认为多视角的互动交流更能彰显本次沙龙的价值与意义。


本次活动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